最新一期科学杂志《经济系统研究》刊登了一篇论文,发现从1995年到2005年,经合组织成员国净进口的二氧化碳增长了80%。论文认为,发达国家在稳定或者降低本国碳排放的同时,利用国际贸易将排放压力转嫁到了外部。
论文成果再次佐证了十多年来学术界热烈讨论的污染天堂假说。该假说认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污染工业倾向于从环保政策严厉的国家流向相对宽松的国家。发达国家的环保政策通常比发展中国家严厉,因此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呈现向发展中国家集中的趋势。由于国际贸易牵涉到各国经济社会政策和关税等复杂因素,污染天堂假说需要非常严谨和详尽的数据支持,一些经济学家在验证时甚至得出了不同结论。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近年来,经济学家采用新的计算模型,证实了“污染天堂”的存在。比如,挪威、德国和美国的经济学家对113个国家57个经济部门的碳排放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990年到2008年间,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的碳排放稳定了下来,但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翻了一倍。造成反差的部分原因在于,发达国家将碳排放压力转移到了发展中国家,即碳集中商品的生产在发展中国家,最终消费地却是在发达国家。数据显示,按消费原则计算,发达国家每年从发展中国家净进口的二氧化碳排放量1990年为4亿吨,2008年为16亿吨。这段期间,发达国家通过贸易累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了160亿吨二氧化碳排放。这一数字超过了发达国家自身减排的二氧化碳。他们的研究成果去年在科学界备受尊重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得以发表。
工业排放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首犯”。从1850年到2006年,人类活动向大气排放了1.1万亿吨碳。美国和西欧的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20%,但累积碳排放却占60%。在这150多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发达国家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排放。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连串严重污染事件逼迫它们通过严格的环保政策。比如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导致1.2万人丧生,推动了1956年英国通过《清洁空气法》。1969年,流入伊利湖的克亚霍加河因污染严重而突然失火,次年美国出台《清洁空气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全球产业结构开始发生转移。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从美国和欧洲流向日本,再转向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接着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向资本密集型发展。20世纪80年代,随着一些亚洲和拉美国家实行开放政策,工业化又向这些区域延伸。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全球产业结构的转移源于多重因素的作用:美国和西欧已完成工业化,国内市场饱和、劳动力成本上升;次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但是产业转移同环境政策并非不相关现象,其对碳足迹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经合组织报告指出,按消费原则计算,经合组织国家2005年的碳排放总量比按传统方式统计的数字高出16%。在瑞典、法国、英国等国,两者差异超过30%。随着商品和劳务的贸易增加,这方面的差异也相应扩大。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将碳集中产业活动向外转移无疑是以邻为壑的做法,虽然从一国、一地区的角度看碳排放下降了,但给整个地球生态带来的负担没有减轻。破解这一困局的有效出路,就是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即将召开的里约热内卢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为各国讨论这一战略提供了重要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