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探索在中国建立
碳交易市场的方法,2012年1月13日,国家发改委批准了七个
碳交易试点,除上述实施中国企业
碳披露项目的四个城市外,还包括重庆市和湖北、广东两省。这些
试点被寄予厚望,希望能够帮中国寻找到有效的
节能减排的市场化的手段,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012年,中国的一次能源全面进口,其中石油的对外依存度接近60%。2006年至2010年的“十一五”期间,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中国许多省市采取“拉闸限电”的方式,这不仅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还招致民生不满。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七个碳交易试点如何衔接成为统一的全国市场,一直是各方极为关注的问题。碳交易能否顺利开展,准确、标准一致的
碳排放数据是基础。
“我们通过这样一个
平台,促使各个试点碳披露标准的统一,使得以后过渡到全国性市场更加顺利。”
北京绿色金融协会秘书长、
北京环境交易所总经理梅德文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为这项工作提供指导的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具体工作机构是北京
绿色金融协会,该协会成立于2011年,是中国
碳减排行业的第一家同业组织。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梅德文告诉本刊记者,协会将主要向四个试点城市中强制加入碳交易和提交碳排放数据报告的企业发放碳披露问卷,同时也希望挖掘和发现一些虽不在此范围内,但在低碳方面采取行动比较领先的企业。
本刊记者根据四个碳试点之前公布的方案计算,被列入强制交易范围的企业约1700家,主要集中在高耗能行业。据了解,未被列入四个碳试点强制交易范围,但是也将参与碳披露的企业,有联想、中海油和远大集团等。
梅德文介绍,中国企业碳披露项目主要关注两方面信息:数据类信息和非数据类信息。数据类信息指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不超出企业按照各碳试点省市碳排放报告制度向政府上报的信息,且仅限于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的几项总和数据。非数据类信息指企业应对气候变化、推进节能减排的管理措施及成效等。在初期,中国企业碳披露项目更多侧重非数据类信息,重在引导更多的企业积极应对碳减排政策,培养企业碳排放规划与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变减排约束力为提升企业低碳发展水平的驱动力。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