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开年第一炮,打在ESG上!

文章来源:ESG与企业社会责任碳交易网2025-02-12 13:27

欧盟一直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领导者。从《企业可持续报告指令(CSRD)》到《企业可持续尽职调查指令(CSDDD)》,欧洲企业的ESG(环境、社会和治理)要求逐步加码。
 
然而,2025年1月29日,欧盟委员会发布题为《欧盟竞争力指南》的通报,预计将于2025年2月26日推出一项综合法案(Omnibus Package),以修订关键的可持续金融法规。
 
消息一出,引起欧洲可持续金融界的强烈反应,也引发对欧洲即将降低ESG发展要求的相关讨论。
 
01
 
为何发布竞争力报告
 
《欧盟竞争力指南》是欧盟委员会在 2024-2029 年任期内推出的首个重大举措。
 
指南作为一份推动技术领先、经济韧性和气候中和的战略路线图。该计划通过关注创新、脱碳和供应链安全来解决欧洲生产力增长滞后的问题。
 
主要优先事项:
缩小创新差距:
 欧盟将投资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机器人技术和空间技术。新举措包括“人工智能超级工厂”和“应用人工智能”,以加速工业人工智能的采用。统一的法律框架将促进初创企业的发展和扩张。
脱碳与能源竞争:
 高能源成本仍然是一个挑战。即将出台的《清洁工业协议》将促进能源效率和清洁技术。《工业脱碳加速法案》将加快钢铁、金属和化学品等转型行业的许可审批。
减少依赖并加强安全性:
 欧盟计划建立清洁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以确保原材料、清洁能源和可持续运输燃料。公共采购规则将进行修订,以有利于关键行业的欧洲工业。
 
 支撑这些行动的将是五项跨领域活动: 
简化监管 – 大幅减少企业的监管和行政负担。
降低单一市场壁垒 – 通过“横向单一市场战略”减少市场进入障碍。 
增强竞争力融资 – 建立“欧洲储蓄与投资联盟”,为企业提供更多资金支持。  
 提升技能与优质就业 – 通过“技能联盟”推动劳动力技能提升和创造高质量就业机会。 
优化政策协调 – 推出“竞争力协调工具”,加强欧盟与各成员国之间的政策协调。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由于生产率增长的持续差距,欧洲没有跟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步伐。欧盟拥有扭转这一趋势所需的一切,拥有才华横溢、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资本、储蓄、单一市场、独特的社会基础设施,前提是它紧急采取行动解决阻碍其发展的长期障碍和结构性弱点。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 (Ursula von der Leyen) 表示:“欧洲拥有在争冠竞赛中取得成功所需的一切。但与此同时,我们必须修复我们的弱点以重新获得竞争力。竞争力指南将 Draghi 报告中的出色建议转化为路线图。所以现在我们有一个计划。我们有政治意愿。重要的是速度和团结。世界不会等待我们。所有会员国都同意这一点。所以,让我们把这个共识变成行动。
 
2024 年 11 月 27 日,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就宣布了竞争力指南,作为欧盟委员会在这项任务中的第一个重大举措。《竞争力指南》以德拉吉报告为基础,为委员会在这项任务中的竞争力工作提供了框架。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早在2023 年欧盟国情咨文中就表示,已要求意大利前总理马里奥·德拉吉准备一份关于欧洲未来竞争力的报告。
2025年1月份公布的这份《欧盟竞争力指南》正是对之前的落地,也是欧盟委员会在 2024-2029 年任期内推出的首个重大举措。
 
02
ESG监管:欧盟试图降低标准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欧盟作为ESG践行的领先者和全球坚定的支持者,在推动ESG的发展上始终不遗余力。
但随着新一届欧盟委员会的上台和《欧盟竞争力指南》的发布,关于ESG的相关标准有下降的趋势。
欧盟官网信息披露,欧盟委员会将推出一系列监管简化综合方案,其中首个方案将在2025年2月推出。该方案聚焦近年来发布的三部主要的ESG报告立法,即《企业可持续性报告指令》(CSRD)、《可持续性活动分类》(EU Taxonomy)和《企业可持续性尽职调查指令》(CSDDD),探讨其简化可能性。
简化拟实现的目标为确保各项监管要求与投资者需求更加一致,确保时间表和财务指标相称,对转型中小企业的投资不构成障碍,并确保不同公司承担与其规模相称的义务。
根据泄露的草案文本,综合法案可能在三个层面调整ESG规则体系:
 
分层监管体系。针对中小型企业(SMEs),将豁免部分ESG报告义务。原定2026年起实施的CSRD第二阶段(覆盖员工250人以上企业)可能推迟至2028年,同时简化环境指标披露要求。
 
转型金融弹性化。EU Taxonomy将新增"过渡活动"分类,允许使用低碳天然气等过渡能源的企业获得绿色融资。原定2024年实施的航运业排放核算标准可能暂缓执行,为船运公司技术改造争取缓冲期。
 
尽职调查柔性化。CSDDD中关于供应链人权审查的强制性条款可能转为"基于风险的方法",企业可自主决定审查深度。气候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或将部分转移至原告方。
 
消息一出,包括资产所有者和管理者在内的 200 多名金融行业参与者发表的联合声明,呼吁欧盟委员会在当前关于修订关键法规的“综合法案”讨论中,保持欧盟可持续金融框架的完整性和雄心。
投资者认为,这些法规是“欧盟可持续发展政策架构的基本基石”,对于促进长期增长至关重要。它们共同帮助投资者管理风险、识别机遇,并最终引导资本流向更具竞争力、公平性和繁荣的净零经济。并警告称:“重新全面实施这些法规可能会造成监管不确定性,并最终可能危及委员会重新调整资本以支持欧洲绿色协议的目标。”
PRI首席可持续执行官Nathan Fabian表示:“欧洲需要金融和企业部门共同努力,以实现经济竞争力、气候和自然目标。在关键可持续金融工具和框架实施期间对其进行全面修改,会在市场中引发不确定性,并可能削弱经济主体清晰沟通的能力,阻碍经济转型。撤销已取得的进展也不符合投资者的利益。框架提高的一致性会让投资者受益,可持续信息对投资者的信心和配置决策至关重要。必须保持可持续金融框架的目标和完整性。”
Eurosif 执行董事 Aleksandra Palinska 也表示:“在这些规则全面实施之前对其进行全面修改,将造成监管不确定性,并可能阻碍投资者对可持续增长的贡献。“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03
 
欧盟的两难:增强竞争or可持续
 
欧盟拥有完善的权利和价值体系、单一市场、一流的基础设施以及高素质的劳动力,但《竞争力指南》认识到,必须采取更多措施,以确保欧洲在充满挑战且日益竞争激烈的全球环境中跟上其他主要经济体的步伐。
 
这种战略转向暴露了欧盟深层次的矛盾:当气候雄心遭遇经济现实,当监管体系碰撞产业诉求,如何在保持可持续发展与重振工业竞争力之间找到平衡点?
这种调整引发多方角力。德国工业联合会(BDI)表示支持:"当前每家中型制造企业年均ESG合规成本超50万欧元,这削弱了我们在中美企业面前的竞争力。" 但北欧养老基金联盟则警告:"任何标准倒退都会动摇投资者对欧盟绿色债券市场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钢铁、化工等传统行业正积极游说。欧洲钢铁协会提出"绿色钢铁分级认证",主张将使用30%氢能的炼钢工艺纳入可持续目录。而环保组织"气候行动网络"已启动联署,要求欧盟委员会不得降低气候承诺的法律约束力。
 
剑桥大学可持续金融研究中心主任Michael Wilkins指出:"这并非放弃气候目标,而是调整实施路径。当美国《通胀削减法案》每年提供3690亿美元补贴时,欧盟必须证明绿色转型不会让企业付出超额成本。"
 
欧洲政策研究中心最新模型显示,若维持现有ESG标准,到2030年欧盟制造业可能流失12%的全球市场份额。但若过度放松监管,每年将额外产生1.2亿吨碳排放。这种微妙的平衡考验着政策制定者的智慧。
 
欧盟最新的政策尚未披露。在下一步的计划中是牺牲高标准的ESG要求来换取企业的竞争力,还是继续坚持ESG的严格要求,这些尚未可知。
 
但好消息是,欧盟可持续金融平台近日发布了关于简化欧盟分类法的综合报告。报告建议,重点简化“不造成重大伤害”(DNSH)评估并明确KPI计算,明确的估算指南、财务报告的安全港以及扩大代理的使用, 为小型企业、银行和投资者提出自愿和简化的方法,以确保分类法仍然实用且符合市场需求。
 
预计欧盟委员会将审查并考虑这些建议,以提高监管的一致性并促进可持续金融的采用。
 
相关链接:
1.新闻链接: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25_339
2.竞争力指南链接:https://commission.europa.eu/document/download/10017eb1-4722-4333-add2-e0ed18105a34_en
内容参考:EU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