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两地碳市场互通
在今年李慧琼的两会建议中,提出了开展内地与香港有关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合作,并建议长远探索内地自愿减排交易市场与香港CoreClimate交易平台互联互通,例如项目互挂及
买卖交易互通。
“建设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是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温室气体减排行动的一项制度创新。”李慧琼表示。
今年1月22日,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
CCER)正式重启,与采取配额制的
碳排放交易市场共同构建起了
碳排放交易体系。另外,2023年10月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试行)》,以及相关部门发布了首批项目
方法学、项目注登规则等规章制度,奠定了基础性制度和承载新增项目的交易平台体系。
“随着(CCER)交易的逐步重启和规范,可考虑探索与香港国际碳市场的互联互通,扩大市场参与度。”林伟向记者表示。
从实践落地来看,林伟认为双边碳市场的互联互通需要建立在完善的测量、报告和核查(MRV)体制之上,确保企业碳排放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对于碳市场的规范运行至关重要。因此双方在互联互通上仍需克服方法学衔接、数据透明可追踪(互认审核)以及市场交易机制协同问题。
另一方面,将排放行业尽早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势在必行。据推测,中国碳市场扩容后,预计未来覆盖排放量将突破80亿吨,将占全球排放总量的20%以上,对全球
碳交易体系建设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市场扩容,不同行业之间的
碳减排成本差异是否能通过市场体现受到挑战,碳市场的金融化、市场化以及与国际化将是扩容化碳市场需要持续推进的课题。”林伟称。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