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将ESG融入企业DNA虽势在必行,却极其不易。如何克服ESG成长的烦恼,强化可持续性、消除泡沫,需要每一个国家贡献经验与智慧
□ 俞飞
眼下,ESG投资正在成为中国乃至全球投资者的首要议程。
所谓ESG,实为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社会因素(Social)及治理因素(Governance)三英文单词首字母缩写。这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治理绩效而非财务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其中,环境因素指企业为保护大自然所作的贡献,社会因素代表企业注重社会责任程度,治理因素则用以衡量企业治理方式。
ESG评估公司实现社会目标的程度,超越了传统公司的使命——为公司股东实现利润最大化。近年来,国际投资机构纷纷将ESG纳入企业经营评价准则。在我国,国务院国资委于5月27日公布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亦明确提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探索建立健全ESG体系……推动更多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
ESG的前世今生
美国芝加哥大学自由主义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曾主张:公司的唯一使命就是股东利益最大化,社会责任只会对公司财务业绩产生不利影响。1988年,美国社会学家詹姆斯·科尔曼发表《创造人力资本中的社会资本》一文,正面挑战经济学“自利”的主导地位,将社会资本引入公司价值衡量。
1998年,美国商业咨询公司“永续”创始人约翰·埃林顿发表《用叉子的食人族:21世纪商业的三重底线》,首创公司股权价值评估的“三重底线”——金融、环境和社会因素。与此同时,环境保护和金融投资之间的严格划分开始被打破。
2002年,英国伦敦领先品牌咨询公司创始人克里斯·史密斯成立环境金融研究小组,成员涵盖金融家、资本市场律师和环保人士,审视环境和社会标准与财务绩效之间相关性。对此,全球多家大型银行和投资公司积极响应。
2004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组织,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发布《有心者胜》(《Who Cares Wins》)报告,首次提出ESG概念。
2005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金融倡议委托英国富尔德律师事务所撰写关于投资者和ESG问题的法律解释报告。报告结论是,投资公司不仅可以将ESG问题纳入投资分析,而且可以说是公司管理人受托责任一部分。
2006年,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组织列出6大原则、34项建议可行性方案。此后推出的负责任投资原则致力于倡导投资人通过ESG来衡量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并提出6大原则供负责任投资人注意:诸如将ESG问题纳入投资分析和决策过程;推动投资业广泛采纳并贯彻落实负责任投资原则;报告负责任投资原则的实施情况和进展。
2011年,美国沃顿商学院金融学教授埃里克斯·埃德曼斯发表研究报告称,1984年至2009年期间,100家推行ESG政策的公司股票回报率以每年2%至3%的速度跑赢同行,收益远超预期。同样在2011年,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等人提出:通过创造社会价值来实现经济价值,是推动全球经济成长最好动力。
评价指标多元
当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提出的ESG原则不到10个,但现在各种国际ESG评价指标动辄上百。各种ESG评价标准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例如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道琼斯与富时等评价机构。每个评级机构都使用自己的一套指标来衡量ESG合规水平,但国际上目前还没有一套全行业通用的标准。
以英国富时指数为例,ESG评价体系有三层结构:第一层是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3个支柱;第二层是14个主题指标,其中环境类指标包括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污染与资源、水安全、供应链环境5项,社会类指标包括劳工标准、人权与社区、健康安全、消费者责任、供应链社会影响等5项,公司治理类指标包括反腐败、企业管理、风险管理、税收透明度4项;第三层是适用于分析每家公司具体情况的300多个独立评估指标。最终,每家符合条件的公司会获得一个分值在0分至5分之间的ESG整体评分。
ESG评级机构运用的评价标准、加权方法大相径庭,同一家企业往往获得不一样的评级。以新加坡航空公司为例,它在标普全球评级ESG得分是67,但在彭博社的评分为49.1,还不到及格线。因此,不少公司大叹ESG深奥难懂。
问题在于:涉及ESG的项目那么多,每家企业的资源有限,难以面面俱到,那么ESG各指标中有优先顺序吗?
事实上,不同行业按照其产业特性,所面临的ESG风险大不相同,其ESG重点工作与优先顺序也会存在差异。石化业环境风险最大,防治污染与节能减碳工作占ESG权重就会更高。制药业环境风险不像石化业那么大,但是社会与公司治理方面更重要,因而相关指标的权重更高。
至于金融业的ESG重点,越来越多人期望金融业发挥其影响力,利用投融资工具,带动整个社会各产业迈向可持续发展。当下气候变迁日益严峻,气候风险传导到金融风险日渐显著,欧盟率先将气候风险纳入金融监管对象。
2015年,国际金融稳定委员会成立气候相关财务披露工作小组,拟定自愿性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建议,协助投资者与决策者了解企业和金融机构重大风险,评估迈向
低碳经济转型涉及的风险与机会。
2021年,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全球主要金融机构成立格拉斯哥金融净零联盟,承诺将客户的
碳排放纳入自身ESG评价,2050年达到净零排放。简言之,温室气体议题成为金融业ESG最受瞩目的焦点。
作为投资者投资准则,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纳入投资决策考量过程,成为国际上检验投资者履行责任的重要指针。优秀的ESG表现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价值、降低系统性风险、提高运营效率。随着ESG受到各国政府和监管部门重视,ESG投资逐渐从欧美走向全球,成为国际投资界主流。ESG不再是慈善问题,而是实践问题。
2019年,商业圆桌
会议发布181家美国大公司首席执行官共同签署的《关于公司宗旨的声明》。签署者承诺,除了带领公司继续创造经济价值外,在商业决策中将同时考虑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客户、员工、供应商、社区)的利益诉求。该声明颠覆传统“股东利益至上”的原则,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新标准。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全球与ESG相关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达到50万亿美元。
2022年2月,欧洲理事会通过《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将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披露主体扩大到欧盟所有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对企业披露ESG信息提出具体要求。由此,欧盟有望成为全球首个采用统一标准披露ESG报告的发达经济体。
隐忧待解
尽管越来越多的国家对ESG表示认可,但一些问题也陆续浮出水面。
5月17日,标普500ESG指数宣布剔除特斯拉公司。这一举动令特斯拉公司创始人马斯克火冒三丈,他在社交
平台上炮轰:“埃克森美孚都被标普500排在全球ESG前十,特斯拉却没能上榜!ESG就是骗局,被那些伪装成社会正义斗士的家伙当成枪使。”在他看来,美孚作为一家传统油气业公司,ESG评分却比去年制造全美75%新型电动车的特斯拉高很多,何其离谱?
其实,ESG评分不是单纯看企业所处行业分类,更重要的是要看公司低碳发展战略和商业行为准则。特斯拉虽为
新能源车企,却缺少低碳发展战略——其生产所需的锂电池来自第三世界国家的矿山,这直接导致公司评分大打折扣。加之特斯拉在美国加州的工厂种族歧视、性骚扰问题频发,使其无法满足相应的社会标准。
在ESG的发展过程中,另一个严重问题是“漂绿”行为频现。
某些污染严重的石化企业花重金,和搜索平台进行商业合作,大量购买关键词搜索排名,树立“环保、可持续”形象。这种“砸钱洗白”的行为,被称之为“漂绿”。
英国《卫报》与气候政策类智库合作,在谷歌上分别搜索78个气候相关的关键词,结果显示,高达五分之一的付费广告与石化类企业业务息息相关。其中,埃克森美孚、壳牌等公司名列前茅。在搜索“净零能耗”出现的广告词条中,86%由壳牌公司投放,内容是公司发布的环保承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有
专家称,壳牌对石油、天然气和煤矿的依赖,到21世纪末都不会改变。
有环保人士指出:“漂绿”极具破坏性,各国应像对待烟草行业那样,立法严格限制该类广告投放。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一些欧美国家重拳出击“漂绿”行为。
5月25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出两项规则变更,旨在防止基金用ESG进行误导性或欺骗性声明,提高基金ESG披露要求,此举可谓严防“漂绿”。
5月31日,德国警察突袭德意志银行和其子公司资管部,针对ESG基金“漂绿”进行搜查,并称掌握了关键证据。这导致德意志银行子公司首席执行官辞职,公司股票下跌超过5%。
由此可见,要将ESG融入企业DNA虽势在必行,却极其不易。如何克服ESG成长的烦恼,强化可持续性、消除泡沫,需要每一个国家贡献经验与智慧。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