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越发脆弱的供应链
值得一提的是,供应链管理也成为ESG的一个重要话题。
“公司需要更关注自己的供应链。但其实本来也需要如此,因为地缘政治风险攀升,企业本就需要确保未来的供应链更有韧性。”吉莲表示。
她此前也提及,为了获得较高的ESG评级,企业通常需要审计其供应链、雇员实践和内部物流,并在必要时作出改进,它们还必须准备详细的ESG报告,以遵循可持续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等框架。
沃尔玛(Walmart)是这方面的典型。3年前,当该公司承诺到2025年将
碳排放削减18%时,它发现供应商占了其
碳排放的90%。于是沃尔玛创建了一个名为Gigaton的
平台,对供应商进行持续审查。该公司目前与2300家供应商合作,争取到2030年减少10亿吨碳排放。
吉莲表示,企业的这类ESG举措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即此类法务审计为企业提供了企业与供应商关系的详尽信息,而这正是应对新冠疫情等冲击所需要的。Gigaton平台不仅减少了碳排放,而且在更广泛的层面提高了沃尔玛的韧性。
具体而言,应用最为广泛的国际排放核算工具温室气体(GHG)核算体系,将温室气体排放分为三类或三个“范围”。范围一,用于核算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产生的直接排放量;范围二,用于核算企业外购电力、蒸汽、供热或制冷的生产而产生的间接排放量;范围三,包含企业价值链中产生的所有其他间接排放量。
这一问题对中国企业亦有不少启示。多家第三方ESG评级人士此前对记者提及,一些海外上市的国际中大型制造业企业,其总部在环境方面的减碳承诺必定会施加到全球的工厂及供应链中,需对自身供应链发起问卷调查,要求位于国内供应链上的企业也能提供碳排放信息,这给相关企业造成不小的压力。基于不同的区域,排放源和排放系数都不尽相同,达成统一披露标准颇有难度。此外,由于大量制造业公司处在供应链的上中游,其下游的上市公司也对其提出了披露环境信息及减排的要求。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出口在中国GDP中占了较大比重,因而中国企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多来自海外下游客户的披露要求。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