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资是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责任(Social)、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缩写。近几年随着
绿色金融兴起,尤其是国家层面“
碳中和、碳达峰”30·60战略目标的提出,监管层倡导上市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价值投资理念逐渐风行,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将企业运营是否符合ESG的标准作为授信或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维度,企业也在逐渐接受并把ESG的相关标准应用到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
全景财经推出全景ESG特别策划,与全市场中研究ESG的学者教授、参与ESG的企业高管、投资ESG的专业机构等各方人士进行深度交流,呈现行业发展现状,寻求堵点解决办法、挖掘领先实践样板、探寻市场发展趋势。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下,绿色金融系列举措稳步落地。7月16日,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
碳市场的行业,打通了
碳排放权交易的获利路径。截至2020年末,中国绿色贷款余额约12万亿元,存量规模世界第一;
绿色债券存量超过8000亿元,居世界第二。
碳排放作为ESG中环境部分的重要指标,绿色金融的系列举措为推动ESG的发展带来了动力,ESG正从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宽泛概念落实到具体好处。
“从长期来说,ESG的投资、ESG的管理治理,它对于企业来说,一定是一个收益大于成本的理性选择。”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环境学院教授蓝虹近日与在2021国际货币
论坛上全景ESG交流时就明确指出了这一点。
人物介绍:蓝虹
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环境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蓝虹将ESG对企业的实际好处分为两部分:规避风险与获得收益。一方面,ESG帮助企业识别风险并进行规避,“当你减少了损失的时候,你就等于是增加了收入”。另一方面,ESG也是很好的投资领域。
以当前市场较为关注的气候变化为例。蓝虹认为,一方面,气候变化带来的物理损害越来越显著,但是不进行ESG的管理,将难以识别风险并规避,最终将会面临损失。另一方面,欧盟
碳交易市场的先例已证明,减碳或者增加碳吸附能力将会直接带来收益。
谈到如何推动ESG在中国的发展,蓝虹提出了三个方向:第一,政府提供激励政策,为ESG优势企业提供上市便利通道,并对上市公司的ESG情况要求强制性信息披露;第二,媒体宣传引导,帮助企业了解ESG范例;第三,建立统一标准,参考绿色信贷的快速发展路径,在统一中国的ESG标准后进行评估考核。
蓝虹曾赴贵州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挂职担任贵安新区绿色金融管委会主任,长期研究并参与绿色金融实践。她认为绿色金融的快速推进具有参考意义,监管部门可以将碳作为ESG工作的抓手,解决ESG缺乏标准与考核的痛点。
尤其在“双碳”目标的契机下,蓝虹建议将“双碳”目标内化到ESG标准中,聚焦
碳指标的考核。她透露:“各个企业的披露碳排放的方法、途径、核算标准,监管部门已经在研究在做这个了。”
不过蓝虹也认为:“随着企业 ESG市场投资以及ESG对于企业风险管控的优势,逐渐让企业了解之后,我觉得其实没有政府的推动,企业都会特别积极地去推进。”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