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还没有真正的ESG策略产品
伴随沪深港通陆续开通、MSCI 等国际指数纳入 A 股,外资在 A 股市场的比重逐步提升、 话语权逐步提高,国内对 ESG 投资关注度明显提高:政府从政策上和法律法规上逐步倡导
绿色金融;尤其是 2018 年二级市场的商誉减值、违约、财务问题等的暴露,国内市场更加重视公司治理,部分投资者通过 ESG 剔除风险股票。
他提到:“这是来国内‘自上而下’推动力量,‘绿色金融’、‘生态文明’等目标提出让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其自身的特色。因此,希望能在国际上拥有相对匹配的话语权,如此让ESG有了发展的土壤。其次,在海外市场中,像贝莱德,富达基金这些超级海外投资机构,大力促进了ESG投资的发展。与海外一样,推动ESG发展的以公募基金、社保基金等为主,它们背后最后反映的是政策,或者主流社会价值观。国内大型公募基金,不仅需要有良好投资业绩表现,而且要完成某些‘任务’。
在海外,执行社会责任投资政策主要以大型机构投资者为主,包括联邦政府、州或地方养老金、贸易联盟养老金计划和主权财富基金。对于国内投资机构来说,目前大部分还在研究框架,很少机构有单独的ESG研究团队,甚至是完整的研究框架和逻辑。ESG投资的应用以负面剔除为主,正面选股占少数。
他表示:“2019年至今,国内泛ESG概念的基金发了12只。对于目前这些产品收益,我还没有横向对比。我了解的是大部分产品都是泛ESG概念,其内里的‘黑箱子’外界看不到。也就是说,外界并不知道产品投资模型和因子权重如何设计的。”
“事实上,这些产品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ESG策略产品,就算能在市场中取得了超越于传统策略的回报,也不能证明ESG投资在中国成功应用。”他补充道。
国内ESG投资将有怎样的发展?他提到:“国内的机构投资者有先天的地域优势,更能理解中国市场,有可能真正完成ESG投资的本土化。可是海外机构投资者有海外投资经验,摩拳擦掌要进入中国市场。实际上这半年多来,我们也能看到海外投资者非常密集地在国内活动,到处去跟国内投资人、投资机构、研究机构、监管机构等去沟通交流。中国ESG投资发展虽然比较晚,可是能迅速铺开速度远超于欧美国家,这就是机遇。”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