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现在是时髦词,各路机构争相蹭热点。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阿里巴巴BBB、苹果A、谷歌母公司ALPHABET获AA评级,这里的字母评级并非债券评级,而是这些公司的ESG评级。ESG投资简称“责任投资”,包括环境(Environment)、社会(Society)、公司治理(Governance)三个方面。
(来源:美国银行)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上述评级来自于国际指数公司MSCI,11月26日,MSCI宣布公开全球2800多家上市公司的MSCI ESG的评级。即日起,用户可通过MSCI官方网站(msci.com)上的搜索工具查阅 MSCI 全球基准指数(ACWI) 中逾2800家企业的 MSCI ESG 评级。到2020年,MSC还计划全面完成并公开 MSCI ACWI IMI(Investable Markets Index)指数中共 7500 家成分公司的 ESG 评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阿里巴巴MSCI ESG评级 来源:MSCI网站)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在MSCI给出ESG评级的对象中也包括了众多的中国企业,就在10月上旬,MSCI发布消息称,在过去12个月内,MSCI中国指数中11%的发行人的ESG评级获得提升,7%的发行人则遭到降级。然而,考虑到各成分股的权重,在过去12个月中,MSCI中国指数中20%的成分股(按权重计算)的评级获得提升,只有2%的成分股(按权重计算)被降低评级。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MSCI中国指数2018年和2019年的MSCI ESG评级分布 来源:MSCI)
其中,获得最低ESG评级 CCC级的中国公司从2018年的22%降至2019年的20%。获得B评级的公司从2018年的37%略降至2019年的36%。获得BB评级的发行人占比从去年的21%上升到今年的26%,而获得AA评级的公司在2019年仍为1%,但公司数量有所增加。获AA评级的ESG领先企业主要是消费品和信息技术公司。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据了解,MSCI ESG 研究团队根据各公司的 ESG 风险因素及相比同业对有关风险的管控能力给予 AAA 到 CCC 级别的评级。MSCI ESG 评级的编制是基于 1000 个公司披露数据点以及其他替代数据,覆盖每周审核的 37 个 ESG 关键议题。MSCI 采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加以内部由 200 多人组成的专业团队持续 监测和更新公司动向,以提供相关的 ESG 分析见解。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从全球角度来看,ESG现在已成为投资者的核心考虑因素。“过去18个月以来,ESG成为了全球投资界的一个新趋势。”美国银行亚太区环境社会与治理主管梅可嘉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从外资看中国的角度而言,ESG变得日益重要。美国银行在11月上旬所做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65%拥有大中华地区股票和债券的投资者表示,会积极运用ESG投资理念。
(来源:美国银行)
再看中国本土投资者,对于ESG的态度也正发生着变化。
据富兰克林邓普顿11月26日发布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就亚太地区而言,大中华区投资者更关注治理因素,82%的受访者将治理因素列为他们首要或次要的考虑因素之一。整体企业腐败在大中华区资产所有者中以ESG优先次序排名第一(64%),公司治理(59%)紧接其后。气候变化(59%)和可持续性发展(55%)也被视为重要考量因素。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调查还显示,在中国,80%的资产所有者表示他们正在制定一项具体的、有体系的ESG政策,这高于全球平均水平(70%)。对于中国投资者来说,ESG纳用还属于近期的进展。调查显示,50%的受访者在过去三年内推出了ESG政策,44%的受访者在三到五年前推出了ESG政策。
与全球平均水平(提高回报率为60%和降低风险为69%)相比,中国迅速采用ESG的目的在提高回报率(57%)和降低风险(52%)方面略低。相反,与全球平均受访者(38%)相比,中国投资者受诚信义务方面的影响相对更大(48%)。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但上述报告还显示,平均为亚太地区投资者提供的ESG信息较少,缺乏高质量的数据是更广泛采用ESG的障碍。尽管这一领域已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许多投资者表示,他们仍难以找到具有全套ESG信息的供应商进行潜在投资。约41%的亚太地区受访者将获取数据作为引入ESG政策的一项关键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