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近日在阿联酋迪拜落幕,究竟是“逐步淘汰(phase-out)”还是“逐步减少(phase-down)”化石燃料是COP28的中心议题之一。
许多国家、活动家和环保人士呼吁逐步淘汰导致地球变暖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但一些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和能源公司反对这一做法。在双方激烈的讨论中,
碳捕集与封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技术被频频提及。
许多工业设施(例如发电厂、钢铁厂和水泥厂等)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为减少或消除大气中的二氧化
碳排放,企业可以安装设备将其与排放的其他气体分开,从而实现精准抓获。被捕集的二氧化碳经过加工处理后,再通过管道输送并存储到地下或海底。这一过程就是
碳捕集与封存。
自1972年第一个大型碳捕集项目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沙伦里奇油田开始运营以来,碳捕集技术已投入使用50余年。碳捕集技术的支持者认为,化石燃料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是重要的能源,新型
清洁能源暂时无法独挑大梁。这意味着在当前技术现实下,若想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s),就需要依赖迅速发展的碳捕集技术。
许多
专家表示,这一技术是有效的,但
价格昂贵,目前尚处于早期阶段。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称,全球约有40个正在运营的商业碳捕集项目,每年捕集约4500万吨二氧化碳。虽然该技术的发展过去一直落后于预期,但近年来势头大幅增长,整个价值链中有500多个项目处于不同的开发阶段。
怀疑论者认为,碳捕集技术被过度吹捧为“技术救星(technological savior)”,不过是为了延长排碳产业寿命、延缓
绿色能源发展。全球碳计划(Global Carbon Project)称,目前全球每年捕集的4500万吨二氧化碳只占全球368亿吨排放量中的一小部分,约为0.1%。国际能源署也表示,实现净零排放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削减化石燃料的使用,碳捕集技术只是解决方案的一小部分。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