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第二届“科创中国·天府科技云服务大会”在成都启幕。记者从大会举行的重大科创项目“双碳”与
新能源专场推介会上了解到,多项高新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仅对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极大价值,而且将有力促进农业的高质高效发展。其中,由四川省
绿色发展促进会推荐的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在农作物增产方面的研究应用引人关注。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学界早有研究,但由于成本高,一直以来难以实现产业化落地。绿碳未来科技团队通过7年技术攻关,实现了高效低成本捕获二氧化碳的技术突破,极大降低了该技术的应用成本,为富碳农业的发展打开了广阔前景。
富碳农业是一种全新的农业理念和模式,是将大自然不能自然消耗的二氧化碳作为气肥大量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实现农业增收增产。“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农作物光合作用最佳的二氧化碳浓度为800ppm(即百万分比浓度)至1500ppm,而一般空气中这一数值为400ppm,因此作物一直处于吃不饱的状态。”绿碳未来科技团队相关负责人左博介绍,将二氧化碳捕获装置安装到种植大棚外,可将捕获的高浓度二氧化碳泵入大棚,有效促进农作物增产增收。
其实,为了给农作物增施二氧化碳气肥,传统农业也是想尽了办法,比如尝试用液化气罐、在田间施用干冰等方式,来提高作物光合作用效率,但都存在二氧化碳气肥来源不稳定、使用成本高、操作不精准等问题。左博表示,直接从空气中高效捕获二氧化碳再施用于农作物生长,不仅成本低,而且能实现精准调控,满足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于二氧化碳浓度的需求。
利用这一技术,绿碳未来科研团队在成都打造了全国首个“无蚊公园”,这是全球率先实现捕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再利用的产业化落地项目。“一般我们认为蚊子是通过血型找到猎物,其实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才是吸引他们的最重要引诱源。”左博介绍,根据这一原理研发的呼吸式捕蚊机,通过模拟人体呼吸,捕获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后,再释放出与人体呼出浓度相近的二氧化碳,进而来诱捕蚊子。“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浓度为3万ppm,远高于农作物需要的浓度,技术难度更高,所以说该项技术在农业上的应用在技术上已经不是问题。”左博说。
“双碳”目标的达成需要一少一多两条腿走路,一条是少排放,如通过调整能源结构减少二氧化
碳排放;一条是多消耗,如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增加二氧化碳消耗。二氧化碳捕获技术可以说是一箭双雕,不仅实现了二氧化碳的消耗,而且有助于农业的增产增效,实现了变废为宝。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杨其长在点评环节表示:“通过二氧化碳捕获技术的迭代开发及在公共卫生、富碳农业、工业
碳减排等重大领域中的产业化应用及推广,最终有望建立二氧化
碳排放、二氧化碳低成本捕获、二氧化碳生态再利用的碳生态循环,助力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达成。”
此外,农业农村部沼气科学研究推介的基于浓稀分流的畜禽粪污处理利用技术,针对传统畜禽粪污沼气发酵升温困难、产气效率低、沼液处理利用难度大、处理费用昂贵等痛点进行技术攻关,实现了技术突破。目前该技术已经在畜禽粪污沼气工程及达标处理工程中广泛应用;瑞能电力有限公司所研发的低碳绿电智能微网牧草大棚利用新型玄武岩纤维复合材料,集风集光发电系统、立体水培牧草系统、空气
碳捕集系统、智慧农业控制系统、云
平台等现代高科技种植技术为一体,实现高效、高产、优质的牧草生产。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