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IEA)发布的《2018年全球能源和CO2现状报告》,受2018年能源需求上升的推动,全球与能源相关CO2排放增长1.7%,达到33.1Gt的历史最高水平,比2010年以来的平均增速高出70%。仅燃煤发电领域排放的CO2就超过了10Gt,占全球CO2排放的30%,且主要集中在亚洲。其中,中国CO2排放量增长了2.5%(2.3亿t),达到9.5Gt。虽然在可再生能源、核能积极替代及大幅提升能源效率的作用下,对CO2排放产生较大影响,但额外增加的电力需求使燃煤电厂发电量继续增长,增幅超过5%,导致排放量增加2.5亿t,大大抵消了电力行业以外煤炭使用量下降的影响。
研究发现,在全球年均地表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的1℃中,煤炭燃烧排放的CO2会贡献0.3℃以上,这使得煤炭成为全球气温上升最大的单一来源。IEA在2008年发布的《全球能源技术展望》就曾指出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对减少CO2排放的重要作用,且表明如果不采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而是通过提高能效与利用可再生能源等减排成本更高的减排方法,将会导致全球总体减排成本上升70%,如果电力行业不进行碳捕获与封存投资,到2050年该行业的总减排成本将会增加2万亿美元[1]。因此,为实现2050年全球CO2排放比2005年减少50%(温度上升控制在2℃以内)的减排目标,碳捕获、利用和封存(
CCUS)对全球
碳减排意义重大。
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煤电比例一直高居70%以上,造成我国成为CO2排放大国。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我国制定严苛的排放控制目标,但即使在2030年达成目标,超过半数的能源生产仍然需要依赖化石能源,因此CCUS对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有着特殊的战略意义。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