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企业在生产环节前端的减排,在末端的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简称
CCUS)被认为是能够大幅减少来自化石燃料燃烧使温室气体外排的技术,近年备受关注。1月13-14日,由中英(广东)
CCUS中心主办的二氧化碳离岸封存国际座谈会分别在
北京、广州召开,来自国内外的40多位CCUS
专家、地方发改部门官员参会,为华南未来示范二氧化碳离岸封存做准备。
广东评估近海模拟试验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已将针对燃煤电厂的CCUS技术作为205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最重要的技术方向。包括美国、加拿大、中国、南非、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地区在内的世界范围内的许多经济体已启动了确定二氧化碳封存点的计划。
目前,挪威已有离岸大型封存项目在运行,二氧化碳从生产的天然气中分离出来并被注入进一个离岸油气藏区下的咸水层。该液化天然气(LNG)工厂每年可捕集70万吨二氧化碳并将其注入进海床下2600米的砂岩层进行封存。
“广东也在积极研究南海近海海域海底碳封存的可能性,包括初步选址及未来进行少量二氧化碳的试注入。”中英(广东)CCUS中心主任陈澜说,广东省陆上盆地非常稀少,要发展碳封存技术的主要目标应该是海上。
据其介绍,由于近海已经有不少油气田开发项目,利用现有的设施,广东省适合发展海上碳封存技术。“仅广东省周边海域已经开发了23个油田,20个固定式海上
平台,30个海底管线,最近的惠州油田和西江油田离海岸线有一百多海里。”而且,海上封存由于远离人群,相对内陆封存泄露风险更低。
目前,专家已对惠州21-1油田和陆丰2-1油田进行初步的充注分析,结果显示充注容量可观,盖层安全性良好。“然而,国内没有先例作为指导,前期有大量基础性研究工作需要开展,”一位与会专家表示。
技术成本制约大规模推广应用
作为
碳排放大省,广东自2010年已着手开展碳捕捉、碳封存技术和产业化应用的基础研究。据省发改委介绍,2013年,广东、英国双方研究机构在伦敦签署了关于共同促进CCUS产业与学术交流的备忘录,并成立中英(广东)CCUS中心。2015年6月22日,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会议期间,中英(广东)CCUS中心与美国科研机构和电力企业共同签署了一项关于中国广东离岸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谅解备忘录。
“下一步,我们将在目前进行的各项前期工作基础上,依托华润海丰电厂,先就碳封存前的捕捉技术进行联合测试,为研究开展中等规模的一体化CCUS示范项目做准备。”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过,上述负责人也坦言,
碳捕集与封存目前暂不具备大规模推广应用条件,成本过高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国际上仍未有较好的投融资模式可持续支持项目的持续开展,已建设的项目主要以国家政府及国际金融机构投资为主。此外,碳封存涉及政府部门、行业和企业较多,也涉及地质勘探、捕获封存技术、投融资渠道等众多领域,在现行体制下增加了协调和管理的难度。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